16单链表逆转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60
61
62
63
64
65
66
67
68
69
70
71
72
73
74
75
76
77
78
79
80
81
82
83
84
85
86
87
88
89
90
91
'''
给了单链表的头结点,
给了一个int K 。
要求把每 K 个结点逆转一下,
要求返回的是逆转以后头结点的指针。
'''

class Node():
def __init__(self,data):
self.data = data
self.next = None

class linkedlist()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front = None
self.rear = None
def add(self,item):
node = Node(item)
if self.front==None and self.rear== None:
self.front = node
self.rear = node
else:
self.rear.next = node
self.rear = self.rear.next
def show(self):
list_ = []
temp = self.front
while temp:
list_.append(temp.data)
temp = temp.next
print(list_)
return list_

ll = linkedlist()
ll.add('seat')
ll.add(1)
ll.add(2)
ll.add(3)
ll.add(4)
ll.add(5)
ll.add(6)
ll.show()

'''
给了单链表的头结点,
给了一个int K 。
要求把每 K 个结点逆转一下,
要求返回的是逆转以后头结点的指针。
'''
'''
需要三个指针,new指向逆转好的,old指向还没有逆转好的,temp指向old后面的结点以防丢失后面的数据。
三个指针连续的后移。
'''

def reverse(head,k):
new = head.next
old = new.next
for i in range(k-1):
temp = old.next
old.next = new # 实现逆序操作。
new = old
old = temp
head.next.next = old # 保证链表的完整性。
# head的 next,这里可以体现出头部设置空结点的好处。
# 这里的空结点用seat在链表里设定了。就没有写进reverse方法里面了。
head.next = new #
return new

result = reverse(ll.front,6)
print(result.data)
ll.show()

'''
注意:
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设置头结点,在链表操作中的好处
1、使头部的操作和中部尾部的操作一致;
2、使非空链表与空链表的操作统一;
3、在改变链表的顺序时,可以避免链表数据丢失。
'''
'''
就比如上面这题,如果有一个头结点,可以说相当于有一个锚。
方便和后面的几个新加入的new、old等指针配合使用。

纠正一个我之前的错误认知,插入结点时,并不是说一定要保证链表的连贯不断,
而是要保证 断开的结点还能 在书写上能够找回来,
插入结点时之所以是"先插再断",是因为这样可以在书写上实现找到后序结点。
本题中,逆序的过程中,出现过断链的情况,但是借助new 、old 指针,
可以找回结点,所以也没关系。
'''